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
发布时间:2017-12-25 浏览次数:3777
三十余年的外科生涯,治愈近万例的患者,这是微创专家王克畏的人生简历。然而在80年代,这是不可想象的。回忆起1975年的上山下乡,人们广受肾结石、慢性腹泻、血吸虫病的折磨,治愈难度极高。就连在浙一医院做一个直肠镜检查,都要向医生诉说生病的困苦,医生才勉强同意。倘若当年的医疗水平能像现在这样,可能他也不会走上这条微创之路,然后一走便是三十年。
90年代,腹腔镜技术刚在国内起步,微创技术也刚进入外科时,王主任就发现了微创的好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而且手术的时间只有30—60分钟。当时的王主任很难找到老师能够教授于他,他便不停地寻找该方面的书籍,主动向有微创经验的医生请教,利用各类学术活动与专家进行探讨,正是这种不断学习,努力探索的精神,使得王主任熟练掌握了腔镜技术,并且尽自己所能,不断在浙江省省级及省级以下医院大力推广,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微创专家。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年,王主任主动请缨,参加浙江省援川医疗队,代表省级专家团队,于9月24日赴川,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他带着自己的技术,来到了四川省青川县,参与灾后医疗救援工作。他还记得刚到青川时,满目疮痍,灾区设备简陋,没有腹腔镜设备,王主任便自费回杭州向院方申请,凑齐了设备再次入川。王主任的第一个微创手术是在帐篷里完成的。在12月25日离开青川时,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带领的外科团队就依靠着这些简陋的设备完成了四十多例胆囊切除手术。这个在帐篷内进行教学的专家为灾区培养了一支微创手术团队,将微创技术永远的留在了青川。
现在,王克畏是长兴第二医院的主任医师,作为长兴走出去的省级专家,他来到泗安,为当地百姓服务。在同事与病友眼里,王主任对待患者极有耐心,永远温和乐观,拥有一颗不老的心。“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王主任的人生格言,对于这份工作,他也无怨无悔。
2013年10月,这一天对于王主任是特殊的一天,他在给一名HIV患者做肝外伤手术时,同事的手术刀却不小心割在他的手指上,所有人都很担心,为他担忧。而王主任却格外淡定,他按程序处置后,服用了大剂量抗HIV病毒药,忍受一个月剧烈的胃肠道反应后,终于被确诊为没有感染。从事外科工作以来,这种情况王主任也不只一次碰到过。在王主任看来,人生事不如意十常八九,要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得失。
三十年过去了,外科的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在这三十年里,他收获了无数病人的感谢,这是他最幸福的事。现在的王主任在微创外科手术领域依旧精益求精,学而不厌,这位了不起的微创专家,正是“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 上一篇:百岁老人来二院 人文关怀暖人心
- 下一篇:向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